


综述:
近年,在私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,也伴随着各种严重影响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发展的乱象,由广州金科承建的广州私募基金瞭望塔系统的落地,将为私募基金行业的监管提供一个高效的智能化“驾驶舱”,推动私募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私募基金行业在促进社会资本形成、增加直接融资比重、服务实体经济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自2013年私募基金纳入证监会监管以来,私募基金行业取得快速发展,截至2022年3月31日,已登记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4611家,已备案的私募基金129955只。
然而,私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,也伴随着各种严重影响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发展的乱象,包括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、不履行登记备案义务、错综复杂的集团化运作甚至出现侵占、挪用基金财产、利用私募基金非法集资等,行业风险逐步显现,特别是今年初以来,某私募基金管理人“失联”、某百亿私募遭投资人举报等负面新闻,对私募基金行业声誉和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。这些行为不仅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,同时也严重影响私募基金行业的良性发展。
为什么会在私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会伴随着那么多的乱象,有以下原因:
一是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率偏低。根据企业公开信用信息和不完全统计,截至2022年3月31日,全国企业名称含“私募基金”关键词的续存企业超过50000家。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口径来看,已登记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仅24137家[1],超过一半的私募管理人没有完成登记手续。
[1] 数据来源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息公示
二是私募基金运作流程4个阶段中,每个阶段都有其固有的风险点。在“募集”阶段,部分公司违反合格投资者要求,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募集资金,利用私募基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。而在“投资”“管理”和“退出”阶段,存在部分基金管理人有意违规改变募集资金用途,或者利用未公开的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等行为。
私募基金行业乱象频发,其根本原因还是私募基金行业存在监管规定滞后现象,无法为私募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有效监管。为了强化私募基金行业的监管,推动私募基金行业良性循环,2021年1月8日,证监会正式发布了《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》(下称《规定》),《规定》在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和《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须知》的基础上,结合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监管实践经验,对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。《规定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:
#1
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名称及经营范围的规范要求。
优化对集团化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监管,实现扶优限劣。
#2
#3
重申细化非公开募集和合格投资者的要求。
明确私募基金财产投资要求。
#4
#5
强化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等主体规范要求,规范开展关联交易。
明确法律责任和过渡期安排。
#6
总的来说,《规定》进一步重申和强化了私募基金行业底线行为规范,明确私募基金募集过程中的10项禁止行为、明确私募基金从业人员的13项禁止行为、明确私募基金投资活动的“负面清单”,这对于规范整个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,把更多规定明确化,可推动监管工作的实施,实现私募基金行业的有效监管,更好地防范各类违法违规行为,控制行业风险发生,提升私募基金行业整体规范发展水平,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,打击“有心人”。
当然私募基金健康发展,除了需要有效的监管规定的出台,以大数据辅助为基础的科技赋能也是必不可少的,bwin官网升级版在广东证监局和省、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,开发了首个专门应用于私募基金行业领域集“促发展+防风险”功能一体的私募基金数字化线上综合服务平台-广州私募基金瞭望塔系统,该平台的落地将为私募基金行业的监管提供一个高效的智能化“驾驶舱”,推动私募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本文内容为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