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从2017年成立至今,防控中心披荆斩棘,走过了3年多的时光,见证了金融科技融合创新、百花争艳,也见证了金融风险变种翻新、交织演化。在这个阶段里,防控中心坚持“地方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、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建立行业监管的辅助平台、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和清理整顿不规范类金融业务的重要抓手”三个定位,紧贴各级金融监管部门的防控金融风险工作需求,及时识别风险、及时发布预警、主动配合处置,不断提升服务质量。而支撑服务质量提升的,正是金鹰系统的不断迭代升级。其中监测预警平台作为金鹰系统的核心部分,性能经过不断提升,有效助力了风险协同处置。
扩容优化核心基础,升级基础监测能力
经过扩容软硬件和优化算法,监测预警平台目前常态化监测目标企业数量再提升,达到近60万家,覆盖传统金融、地方金融、其他疑似从事金融活动的企业,实现全行业覆盖、全地域覆盖、全类型风险覆盖,且优化设置风险等级,更合理清晰区分风险级别。利用更广的“眼界”和更强的“洞察力”,防控中心开展覆盖范围更广、精准度更高的风险排查,对预警的风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,及时报送监管部门,促进风险处置,风险企业数量平稳下降。
提高系统智能化,做实高科技“智囊”角色
一方面,防控中心根据建设运营3年多时间以来的技术积累和研究成果,结合多维度风险要素,编制了广东省及全省21个地市的地方金融风险指数,实现风险指数由监测预警平台自动计算,反映风险走势,为形势研判提供重要参考指标。另一方面,防控中心不断增加地方金融防控服务内容,加强实用功能研发,实现了风险报告自动化,为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提供更及时、更有针对性、更深入的风险信息和处置建议。
充分运用升级成果,提升排查处置质效
防控中心把监测预警平台升级和风险协同处置进行结合,有的放矢,监测预警平台升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进行风险防控,风险防控实践是检验监测预警平台升级效果的手段。
2020年,防控中心向全省各地市提供了近300条风险线索,并通过持续监测、数据分析、专项报告等手段辅助风险处置工作,推动运用立案打击、行政处罚、督促整改、政策宣导等多种方式综合处置化解,真正实现早发现、早介入、早处置。
防控中心综合运用风险识别模型、舆情分析技术、大数据技术的升级迭代成果,开展专项排查,摸清了投资公司、私募基金、非法放贷、股票配资、涉黑涉恶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风险底数。全部排查情况均报告金融管理部门,推动风险化解、问题整改、规范经营。
3年多以来,防控中心正是通过苦练内功,扎实提升系统性能硬实力,积极协助各项风险处置化解工作,把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信息化“防护网”编织得越来越紧密。接下来,防控中心将继续坚守使命,在不断探索前沿技术的同时持续巩固基础,有力协助守护广东省地方金融平安发展。
本文内容为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!